深圳市鸿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159 1979 4865
邮 箱:kefu@hjlcdz.com
网 址:www.ao-invest.com
地 址: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长凤路412号
浅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在我国当前新能源的建设发展中,以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格外引人注目。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器”——充电桩 的发展更是迎来了能源领域的新竞赛。同时,我国对于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产业也给予了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
2016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停车场建设,研究通过了《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把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停车场结合起来,加快配建充电桩、城市充换电站、城际快充站等设施;新建住宅停车位建设或预留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应达到100%”,同时,鼓励企业结合“互联网+”创新商业合作与服务模式,创造更多经济社会效益。
上文对充电桩行业做简单陈述。在下文中,笔者将就以下三点展开讨论:
---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当前我国新能源充电桩发展现状
---行业思考
1. 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可以类比理解为常规燃油车的油气加油机,充电桩通常安装于公共建设场地,居民社区的停车场或道路旁。充电桩按输出电流方式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交流充电桩,是向汽车输出交流电能,其通俗的原理类似于手机电脑等其他家电的配套的交流充电器,通过内部变压向用电设备传输指定参数的交流电能源。目前来看,交流桩的普及不如直流桩,具体因素不再做说明,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即向汽车输出直流电能。设备外端引入市电(三相电),交流电在充电桩内部做整流处理(AC-DC转换),在通过控制中心的监控及各部件的协调工作,桩体向汽车电池传输指定大小和功率的直流电,下图为充电桩的整体电气控制原理图:
浅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相关技术规范在国标文件中都有做详细说明,本文不再做技术讲解。
国标: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20234.1-2011-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GB 20234.1-2011-3)2015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GB 27930-2011)2015
2. 当前我国新能源充电桩发展现状。
在借助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充电桩行业可谓是如沐春风一路突进,无论是政府,各界资本还是普通大众都对其充满的信心,使得充电桩行业在短时间内达到白炽化,但是红火繁荣的背后必然隐藏着诸多问题。
由于充电桩的技术标准和投产规范性都已趋于平稳,所以充电桩产业在技术层面已基本不存在发展阻碍,尤其以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标准的不断完善和统一,使得老桩与新车和新桩与老车在兼容性上存在的问题而造成的的资源浪费现象得到不断改善。
各行各业的发展揭示了一个现象:技术问题永远不是问题。对于充电桩行业来说,当前在推广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却在运营模式。运营模式的不透明,盈利手段的模糊不清,一直以来都是充电桩行业从业者们苦苦思索和寻求答案的终极问题。
浅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2017年的今天,桩企依旧具备极大的行业热情,但是充电桩如何去推广、桩站如何去建设才能使得各方利益最大化,仍旧是阻碍充电桩行业发展的问题所在。据笔者了解,目前大部分充电桩运营项目是亏损的,当前的桩站营收主要靠运营服务费,国家补贴,电费差价等,由于电力行业的垄断性质,导致在电费差价营收方面疲软无力,服务营收费更是微乎其微,综上使得国家补贴成为了桩企营收的最大来源,不可为不尴尬。同时,不可避免的问题还有建站用地费用,无论是用地的租赁方式还是买断方式,高额的用地成本是众多桩企为之怯步和头疼的主要因素。企业们一直在探索充电桩的商业运营模式,或许经过数年的行业磨合能够找到一个更适合的市场运营模式,单靠个体无论是新能源车企还是电力公司都不能独立完成,充电桩的模式问题还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探讨才能获取进步发展。
3. 行业思考。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产业,充电桩行业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纵观任何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永远不是一环或者一角来决定整体。木桶效应揭示短板对整体的影响,但在各行各业的发展永远是整体决定整体,个体的概念将不存在。
毫无疑问,充电桩的前景依旧光明,但仍需要不断的进行产业革新和进步,大浪淘沙,剩者为王。近两年的新源汽车行业队伍不断壮大成长,充电桩行业亦是如火如荼,在面对如此行业大势,学会时刻思考,以寻求更有价值的运营模式。
目前,在桩站铺设广告收取广告费,或同商家合作作为消费流量的引入点等手段已经被业内外所认同,同时善于使用“互联网+”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利用互联网理念提出更广的消费切入点将会是未来新能源运营方向的大趋势。
在未来,我们可以想象凌驾于当前新能源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能源方式,就行业发展规律来说,技术爆炸不是没有可能,但目前来看,新能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更高效的储能电池、更快更安全的充电方案等技术层面的要求,还是对更佳盈利模式的发展要求,都需要所有从业者们的共同努力,任重且道远。